
学术动态短线免息配资炒股
神外前沿
神外前沿讯,25年10月18日,神经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logy杂志(中科院2区/Q1/IF=4.6)在线发表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、北京品驰医疗共同完成的题为 “The microlesion effect i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predicts motor outcomes after subthalamic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rkinson's disease” 的研究成果。
作者团队:Liying Liang、Jiahao Zhao、Hui Wang、Lin Chen、Qihang Shi、Xingyan Yang、Huixia Ma、Yunqiang Zhu、Zhenyu Li、Wei Huang(通讯作者)
展开剩余62%该研究聚焦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(STN-DBS)术后的微毁损效应(MLE),深入探索其与整体认知障碍(GCI)及长期运动预后的关联,为临床评估 STN-DBS 疗效及优化患者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文章中说,术后微毁损效应(MLE)被认为是预测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(STN-DBS)后续疗效的可靠指标,但在合并整体认知障碍(GCI)的帕金森病(PD)患者中,MLE 对 DBS 术后运动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探索。基于此,本研究旨在明确 MLE 与 GCI 的关联及其对 PD 患者 STN-DBS 术后长期运动预后的影响。
该研究为前瞻性、开放标签、单中心研究,对纳入患者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随访。研究将患者根据 MLE 反应分为低 MLE 组、中 MLE 组和高 MLE 组,分别按 MLE 水平和整体认知障碍状态进行分层后,采用 MDS-UPDRS III 量表评估并比较不同分层下患者的术后运动症状变化;同时通过分析,进一步探讨整体认知障碍对术后长期运动预后的影响机制。
研究结果显示,18 例患者(40%)被归入低 MLE 组,19 例患者(42.2%)归入中 MLE 组,8 例患者(17.8%)归入高 MLE 组。总体而言,观察到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 MDS-UPDRS III 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有影响(P=0.008)。正常认知(NC)组比 GCI 组改善更显著。整体认知障碍与术后长期运动结局密切相关(P=0.002),而 MLE 起到中介作用(间接效应 =-0.10,P=0.042)。
本项研究证实,帕金森病患者 STN-DBS 术后微毁损效应(MLE)较为常见,且对术后 6 个月的运动症状改善疗效具有较强预测价值;此外,MLE 可能部分介导了整体认知障碍对患者术后运动预后的损害作用。该发现为临床中 通过评估 MLE 来个体化预测 PD 患者 STN-DBS 疗效、制定针对性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神外前沿-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;投稿邮箱:shenwaiqianyan@qq.com(恕不接收一稿多投短线免息配资炒股,投稿后作者不可审改稿,神外前沿自行修改并择期发布);任何媒体、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,须获得书面授权。
发布于:北京市开牛新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